slan's blog

Quantity is a miracle.

35岁的长坡厚雪

2025-05-07 21:36:13 +0800 +0800

35岁的长坡厚雪

前两天巴菲特股东大会,94岁的巴菲特正式宣布退休,复利公式的三个基本要素:本金x收益率x时间。巴菲特能长期拿到20%的收益率是奇迹,但是更奇迹的是,他坚持了60年。

我很想像巴菲特一样,投资60年,活到95岁,但是逐渐暴露的健康风险,让我不得不严肃的去看待如何活60年的问题。

健康风险与不要归0(长坡)

当前的健康风险:

  1. 空腹血糖6.0,虽然按国家标准,属于正常,但是按国际标准已经到了糖尿病前期,虽然糖尿病控制得好不至于死人,但是对精力的影响,以及让所有系统都增加负荷提升了风险概率。
  2. 肺结节,去年10月份的11mm结节今天去复查已经到了12mm,明天做增强CT进一步筛查,且左肺增加了一个实性但形态不好的结节。
  3. 前列腺炎,前几天跑步后右下腹会痛,去医院检查医生大概率怀疑前列腺炎
  4. 前段时间压力较大,左嘴角阵发抽动,且左下眼皮跳几天之后,眼睛干涩,怀疑神经炎

明天的检查大概率问题不大,其他问题慢慢修正都能恢复,加上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个结节,一个主任医师检查了好几遍没查到,最后跑到检验科核实是AI发现的,主任医师赞叹AI真好用),活到95岁应该是有很大希望的,但是绝对不能心存侥幸了。戒糖+运动+轻断食+良好睡眠!

复利系统的一个关键是不要归0,健康风险是最无法阻止的归0方式,当失去健康,无论你多么智慧,这个系统立马停止增长。归0方式,有的来的猛烈,有的持续腐蚀,本质都是长期预期增长率为负,哪些增长率为负的因素?

  1. 健康的负增长不可避免,但可以控制。
  2. 杠杆,原因:1)杠杆必然有成本,2)加上因为杠杆造成的风险冗余降低,3)心态的极限挑战以及衍生的健康精力侵蚀,导致用杠杆之后长期收益率为负。
  3. 投机取巧,获得:一次性的短期收益,损失:可以积累的信任

其实不管是投资,还是人生,能做到不参与收益率为负的事件,已经很足够了,芒格称之为:“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那我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

长期积累(厚雪)

长期收益率为正的因素,不断组合,雪会非常的厚:

  1. 知识,知识可以让你健康,知识可以让你识别机会,知识可以让你知道哪些是内心真正的需求,哪些是被动物本能,群体意识,社会商业营销所诱导的陷进,持续精进,可以让整个系统不断组合式发展。
  2. 协作,人是社会动物,持续协作去帮助别人,可以积累信任,积累连接,反过来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会组合式增强
  3. 长期增值资产,稀缺的,能逐渐服务更多的人,能逐渐提升社会发展,幸福程度的公司。自然资源(黄金,比特币,核心地域的无杠杆房产)。

长坡是关键,厚雪是锦上添花

人们往往追求高收益率,高成长,不惜牺牲健康,上杠杆加速,这样牺牲持久性换来的短期收益是是否值得其实因人而异,人性往往是不能接受60岁之后变富,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能享受人生。但是在年轻的时候想的又不是享受人生,而是积赞更多的资源过个几年十年富了之后去好好享受人生。如果从总量来说,短期堆高收益率,快速获得总回报是可行的,而且老了之后失去了很多乐趣,再守着钱也没多大意思。

但是高收益率必然拔高了风险,增加了回撤,从数学上来说,高回撤需要的收益率是指数级增长才能弥补,能达到的概率不高,或者风险太大。所以小且稳定的收益是更优的。

来看一个长坡对风险的对冲例子:如果某人很不走运,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顶峰拿的纳斯达克指数,是近几十年最大的回撤,但是就算是这样,20年就解套并翻倍,25年已经4倍。60年可以有3个20年呢,这里面能容忍多少错误和回撤?加上定投和复利效应的话,这20年的无数机会是可以持续赶上的,单个大的挫折就没什么了。

然后,增长太慢只能老了才能去享受人生?高位站岗的20年,你还可以持续投入,持续学习,持续经营家庭,在其他领域里复合增长,现代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权是很容易满足的,大概率你是可以不断的在年轻时发现人生乐趣,越来越顺当。

从可行性来说,识别资产是否低估需要专业能力,高收益率需要高的投入,但是活足够久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这就是为什么长坡是关键,厚雪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