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简单,但不容易的事,“简单”能让自己搞懂为什么,“不容易”能积累自己的壁垒。有人说lex fridman的视频几个小时的英文听不下来要看AI summary。但是段永平的采访全中文的,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看精华,这是建立自己壁垒的好机会。
用AI增强自己
昨天讨论到gemini3要来的时候,开玩笑说自己是“岚·Gemini·Grok·Deepseek”,现在想想这其实不是一个玩笑,AI的能力超过我太多,但是作为一个组合体,我发挥的价值远远远大于原来没有AI的我,得非常认真的考虑不断用AI提升自己的工作流,提升自己。
如果将能力进行公式化,能力=我x杠杆,以前我的能力=我的知识,现在我的能力=我X模型的能力,模型的能力在不断发展,我被动享受了这个增益,但是最能撬动这个杠杆的,是我的本身,我的10%的提升,能带来10倍的收益。
所以在精力健康专注力,知识逻辑上的投资,是非常值的。
Hollywood movie-making model is good for startups
A startup is in constant search of a profitable, scalable business model.
It's about testing your assumptions as quickly and economically as possible.
There are three main things to test:
- Problem/solution fit
- Product/market fit
- Business model fit
The Hollywood model is a good way for startups. Every movie is a startup. There are four phases of Hollywood movie-making: DEVELOPMENT => PRE-PRODUCTION => PRODUCTION => POST-PRODUCTION. Making a movie is like starting a startup:
- Assume you have a good story the audience will like.
- Design and make the movie.
- Sell the movie.
放空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不用把自己塞满
Downside first
Being a value investor means you look at the downside before looking at the upside
Understanding AI in 2025
- Intelligence and knowledge will be fast and cheap.
-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s the driving factor to AI development.
- The edge of intelligence is jagged, not smooth.
破坏性创新理论
破坏性创新是个不断上演的故事,小公司在小市场发扬壮大,拓展到主流市场,主流市场的大公司,因为会影响自己营收阻力,对新的产品技术方案犹豫不决,最终被小公司取代。
Nvidia对通用并行计算的创新->威胁intel的地位,intel因为自己的营收阻力,对并行计算投入不足->并行计算最终成为主流,intel被边缘化->Nvidia成为新的霸主
特斯拉在电动车领域的创新->威胁丰田等传统厂商,传统厂商一边推出电车应对,一边要抱住自己的营收主力油车->最终特斯拉成为新的霸主
OpenAI对信息查询的创新->威胁Google的信息搜索地位,Google要保住自己的搜索营收,这对和OpenAI争夺下一代信息查询系统的目标产生阻力-> ?
为什么Google可能倒下,因为Google的搜索成功就是Google下一个成功的绊脚石,但是好在Google有持续性创新的基因,最近也能看到Google开始对自己的搜索动刀了,但能否应对这次市场创造性创新的冲击,还有很大悬念。
南辕北辙
如果我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分析师,我应该做的是验证,思考加深度写作,而不是沉迷于海量的信息与观点。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
听完Lex Fridman采访 Pavel Durov,太为自己沉迷奶头乐惭愧了. do the real thing.
去积累更好的东西吧
和应试教育最后分道扬镳的导火索是英语抄单词首字母大写不对要改成小写,f只占两行不对下面要多一行弯弯顶天立地。原以为Blue英语会很好结果评价又是比较差的那批,虽然这也很好解决多练习几次就好了。但是这个却是个好时机让我能想一想到底走什么教育路线。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教育资源贫瘠的社会,一切能区分是否优秀的工具都会被深度应用,字体,作文词藻的华丽,审题都会用来大做文章,英语小学阶段不好区分,就用书写工整等来判断是否对,而不是直接去判断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因为要考虑到教的东西很少,要照顾好不同起点的学生,如果不把命题局限在课内,很难用一套尺子去量所有人。而可能的内容要考虑大部分人能懂,但是又要区分出分数,就必然在一些枝枝节节上下功夫,让你在这些地方卷。
但是教育认证资源持续会贫瘠,高等教育认证怎么也只会属于少数人,如果确认自己不是这少数人,去陪跑而不是去真正的追随兴趣去学,是否是有意义?我们处在教育资源开始极其丰富,教育认证资源持续人为稀缺的年代,打什么牌非常关键。
播客,电影,音乐,游戏这些海量的探索资源,我觉得可以尽早开放给娃,让尽早给娃去玩iPad,玩电脑,玩游戏,引导其输出。